解析:谁才是中国服装的真正对手?
CHIC2011正行走在赴约的路上,在这场盛大的国际性时尚Party隆重启幕之前,地位日益提升的中国服装品牌理应明确,自己最大对手到底是谁?是国际大牌?还是商业渠道、消费者,抑或是国内同行?CHIC2011秉承中国服装产业引领者与探索者的职能,引导行业重新认识竞争的本质——
历经行业升级的大洗礼,中国服装界的注意力集中于一点——下一个十年,中国能否诞生世界名牌?
诚然,中国服装长期以来一直以国外名牌为跟随、模仿和赶超的对象,将之视作扬名立万的标杆。除却国际品牌本身,国内消费者对国际品牌的偏爱与认可,竞争日益激烈的内销市场也被视作国内服装品牌莫大的挑战。纵观30年发展进程,中国服装脚下的牵绊不少,但究竟谁才是中国服装的真正对手?
国际标杆的压力效应
“奢侈品牌卖的只是一个符号”,这句话曾被国内服装品牌奉为宝典,把大把的资金投入到宣传,提升知名度方面,但即便如此,却依旧难以抵挡国际知名品牌的大军压境。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着实重要,但国际品牌制胜之处却并不在此,文化内涵和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才被视作成为经典的理由。
其实经济危机到来之后,中国品牌需要面对的更大挑战是国际大牌的渠道逼迫。但凡发现了新的市场,国际品牌都会以强大有力的渠道构建能力掌控新市场,这无不给正在成长中的国内品牌带来切身的危机感。
中国品牌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不忘发现对手、剖析对手。面对国际品牌的进攻,不少企业一度给自己的服装取个法国或意大利的洋名,或仿照国际知名品牌的标识进行注册,或采取买断国际品牌的商标使用权,在自家工厂里大量制造国际品牌服饰。但这些做法只注意了对品牌表象的模仿,忽视了对品牌文化的吸呐,忽视了对品牌内涵的挖掘。
对手的天价姿态,其实只不过是品牌内涵的表层体现;国际品牌头颅高昂的背后,是对自身品牌信仰的俯首维护,这才是对手身上最值得发现的闪光之处。
博取“上帝”的偏爱
中国消费者对民族品牌的忠诚度显然并不高,在服装消费方面尤是如此。品牌在抱怨国人崇洋媚外的同时,又是否意识到自己给予消费者的重视和关爱不够?有专家曾表示,国际品牌之所以能在中国市场立足,就在于他们认为,应该让中国人在穿着上更为舒适和更加时尚。对此,国内服装品牌是否同样高度认同?
有一些品牌是这么做的。以大众品牌“以纯”为例,其销售量连年居于国内品牌首位。适合大众消费的价格、高性价比的质地、对时尚的敏锐把握程度、鲜明的品牌形象和良好的服务成就了业绩的居高不下。可见,只要深入、精准地研究消费心理并提供有价值的产品,用鲜明的创新风格和消费者能领悟到的全新营销理念,让消费者体味品牌的个性文化,为品牌目标消费群体提供贴近其生活方式的周到满意的服务,消费者自然会买账。
近年来,我国服装品牌从靠提高销售量提升排名,到提供个性化服务抢占市场制高点;从用明星吸引消费群体,到缔造时尚生活方式馆将功夫下到消费者内心深处……这些尊重消费者的做法萌生,正是一种好的趋势,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逐渐彰显出理性特征。
商业“特权”来自实力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这些国内一线大城市的高档商场中,国外品牌和洋味十足的国内品牌占去了半壁江山,以民族品牌自居的国内品牌只拥有少数席位。此外,国内商场租金之高,商业业态之单一等因素,也为人所诟病。商场之于本土品牌,依赖着,也对立着。
与国内品牌的洋化相对应的,是国际品牌的本土化。国内渠道的单一确实不是品牌成长的沃土,但并不妨碍优秀的品牌脱颖而出,况且,更多更新的业态正在国内市场出现。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百货商店不可能是一个模式,而应该是多种类型并存。主题百货、时尚百货、综合百货、高端百货、社区百货等按照不同标准成立的更加丰富的类型都在逐渐充实着市场,买手制也在渐渐复苏,这都为有志于品牌道路的服装企业带来了利好消息。
在商场向着国际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背景下,本土品牌与各类商业渠道的对立因素也会逐渐减弱,从中发现更有利的发展路径才是题中之义。
同行相伴,是对手更是帮手
国内服装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日益加剧,除却少数具有市场引领实力的品牌,大部分服装企业仍在混战之中,服装同行的抄板、跟风现象几乎不可避免,这让许多品牌商对研发有力无心。
被模仿、被跟随是每一个成功品牌必然的命运,放眼中国,国际名牌之所以被称作潮流的引领者,就在于其风格、元素被不断地模仿,甚至抄袭。中国一直在大力提倡原创,将创新力作为产业进步的引擎动力,同时,国家不断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遏制不规范的市场竞争行为,取得了显着的成果。而就品牌自身而言,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发展态势则是在竞争中充满自信的体现。
澳大利亚UGG中国独家总代理谢原生在接受采访时说,他认为从来没有一个盗版品牌可以取代正品,因为如果正品品牌消失了,盗版也随之失去了市场;如果正牌是根,盗版充其量只不过是藤条而已,盗版市场的火爆,也说明这个品牌生命力很好。
再有,国内品牌总是陷入一种做大做强的情怀,非一家独大不可称之为大成。在品牌不断升级的道路上,竞争者既是对手,又是帮手,跟随者的不断模仿正是品牌不断加强设计、更新款式的最大动力。连商业巨子马云也说,没有竞争对手会很孤独。
CHIC引领国内品牌自我审视
CHIC2011正行走在赴约的路上,在这场盛大的国际性时尚Party隆重启幕之时,地位日益提升的中国服装品牌理应明确,自己最大对手到底是国际大牌?还是商业渠道、消费者,抑或国内同行?
在过去30年的发展路径中,CHIC伴随国内品牌共生共荣,共同面对着中国服装品牌遭遇的挑战。站在新的起点上,CHIC2011张开发现的眼睛,引领国内品牌自我审视,重新认识对手存在的意义,认识竞争的本质。中国服装品牌的未来并不在于取代国际品牌,而是发现真正的自我,发现特有的文化,发掘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企业成长路径。从这一角度来看,其实中国服装品牌最难战胜的对手依旧是自己,这才是中国服装品牌所应真正面对并积极应对的现实。
CHIC2011正行走在赴约的路上
中国品牌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张开发现的眼睛,审视自我,重识对手存在的意义,力求飞的更高。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